因此,本文旨在说明关注供给侧改革的必要性,以及运用最新统计方法正确分析何谓最重要的供给要素。
很多人欣喜若狂,SDR是什么?纸黄金啊,以后咱人民币也成了国际储备货币,即便不能百分之百顶黄金用,那也顶10.92%黄金使啊。国内国外的游资很可能会借机炒作,一些国际投行近期一方面说新兴市场经济衰退,一方面又说看好新兴市场,耐人寻味。

人民币纳入SDR正式生效还有十个月,这段时间很容易出现问题很多人欣喜若狂,SDR是什么?纸黄金啊,以后咱人民币也成了国际储备货币,即便不能百分之百顶黄金用,那也顶10.92%黄金使啊。特别提款权的分配决定相隔基期五年。大家看明白了吗?日元不是1973年像人民币这样后来加入SDR体系的,而是1974年7月SDR以一篮子货币定价时,跟其他重要货币一起被放在篮子里的。但冲动是魔鬼,投机是人生大事,不可不慎。
特别提款权的创造是通过分配程序实现的。由于IMF中超过1/5的会员国从未得到特别提款权分配,又提出了搞特别一次性分配,这一修正案到2001年3月15日,已有106会员国(占总投票权71%)表示接受。相对而言,美国的企业解雇人面对的约束很少,美国企业只要有经济危机,大量的裁员很快在美国就能发生,让企业把劳工的负担减少了,美国的公司就能很快恢复竞争力。
通过综合不同的投行分析师包括IMF世界银行的预测,我做了一个判断:今年全球经济增长幅度在3.4%左右,2016年会达到3.7%。当前,虽然我们看到经济增长的挑战越来越大,但对于东莞这座城市而言却是越来越具有吸引力,因为东莞跟其他国家经济体的联系比国内其他地方更加紧密。所以,当前我们的经济增长方式变化不太大,还是通过投资拉动经济的增长,要改变这种局面必须进行体制改革。另外,西班牙是第二个违约最多的国家,也是欧洲南部的国家。
当前的形势与未来趋势 首先,我主要谈谈不同经济体当前的发展形势与未来的发展趋势。尽管目前各级政府包括中央政府一旦有保增长需要的时候,继续是靠投资,这也是我们过去这么多年非常熟悉的一种刺激经济增长的模式。

如果我把每年的固定资产投资除以中国城镇居民一年的收入,在1980年的时候,当年的固定资产投资大概相当于2亿城镇居民一年的收入;而2013年固定资产投资等于是16亿城镇居民一年的收入,但中国没有16亿城镇居民,这也足以说明2013年的固定资产投资总量是非常大的。估计今年八九月份,美联储可能会开始加息,根据美国以往的经验,一旦美联储开始加息,美元未来几年的走势会越来越强劲。最近几年,为什么希腊这个国家在全球总是被提起,似乎成为全球经济不确定性风险的代名词?实际上,希腊政府欠债违约的历史是非常久的。1980年的固定资产投资只占我国GDP的20%,到2013年这个数字上升到80%左右,过去30多年靠投资来带动经济增长的程度翻了3倍左右。
同时,中国的家庭和个人境外投资的需求也在快速增长,导致我们的顺差不断刷新记录,外汇储备不仅仅没有增加,反而在减少,资金外流成为一种新的常态,这个趋势在最近两年不会出现大的改变,并且只会进一步加强,这无疑会对国内人民币流动性构成一定的冲击。在这些实际的压力之下,中国的经济今年增长将在6.8%左右,2016年比2015年增长速度更低一些,可能在6.3%-6.5%区间,相对于2014年的7.4%,中国经济未来的增长速度会越来越慢。具体到货币政策层面,今年上半年会有一两次的降准,即把银行存款准备金调低一些,降息很难避免,之所以这样原因有多方面,过去六个月左右的时间,外汇流出越来越多,这跟以前的外汇储备很快增长至四万亿美元的规模的经历是正好反过来的,主要是中国企业走出去到境外投资,使得人民币换外汇的必要性跟前些年比大大增加。所以,这次的欧债危机从希腊开始一点不奇怪。
所以,在未来几个月内,央行会对货币政策做一些调整。所以,法国很多企业正好雇49个人,因为法国的《劳工法》对于公司大于或等于50个人的公司适用,而对于小于49个人的公司却不适应。

具体到主要的经济体,美国2014年GDP增长速度大约是2.8%,因为截至目前,最后的数据还没有完全统计出来,而2015年大概会增长3.5%,2016年会稍微降低一点,大约是3.4%。相比之下,我们越来越看空跟中国经济联系很紧的企业,道理很简单,铁矿石、铜、铝跟中国房地产、基础设施等联系很紧资源类行业和企业,不仅仅是最近,而且未来可能面对下行的压力和挑战越来越大。
另外一个后果是大宗商品的价格、黄金的价格下行压力越来越大,因为很多的大宗商品的价格都是以美元来计价,美元越贵越值钱,其他大宗商品价格必须越来越低,由此跟美国经济联系越紧的行业和企业会越来越被看好。一是进出口方面,特别是2001年进入WTO以后,中国经济对出口的依赖变的非常强。而相比之下,几乎所有欧元区国家解雇员工的过程非常漫长,在法国、意大利公司解雇一个员工比离婚还要难,法国的《劳工法》有3200页,一旦有员工起诉雇主,绝大多数都会胜诉。虽然当前,中国把人民币国际化当作一项重要的政治任务,但是过去几个月俄罗斯的卢布、印度的卢比以及巴西、澳大利亚的货币,几乎所有大的国家货币都在贬值的大背景之下,而人民币总体上没有太多的贬值,这个局面对东莞的企业来说并不是特别的有利。围绕这两方面,我跟大家谈谈我自己的思考和看法。其实,早在发生这起事件之前,美国商界在很多的美国媒体上面不断地呼吁美国企业要减少对中国经济的依赖,尤其要逐步降低对中国出口产品的依赖程度。
受2008年金融危机的冲击,2009年很多欧洲企业没有办法运营下去,但他们也没有办法解雇人,必须等待两三年左右才能慢慢找理由,把多余的员工解雇掉,这样导致欧洲企业的竞争力很难很快恢复起来。制造业的投资大概是在2011年左右比较高,保持30%—35%的年增长率,到去年尤其是到最近两三个月时间,制造业投资增长的水平已经下降到了9%左右。
政府既要调结构,又要保增长,原来的增长方式很难持续,我这里稍微换一个不同的角度,跟大家分享一下为什么这种方式未来很难持续下去。尽管911事件对于全人类来讲是一件非常的不幸的事,特别是对于美国来说是一场灾难,影响非常深远。
第二个非常重要的驱动力,就是自1998年以来长达16年之久的中国房地产的发展,而到2015年房地产市场已经出现了拐点。而决定民间消费最重要的因素之一是老百姓家庭的财富水平,2008年底美国家庭财富达到了顶峰,大概是67万亿美元,但到2009年初的时候,受金融危机的冲击下跌到50多万亿美元。
大家都可能不知道上世纪九十年代前后,日本经济泡沫开始破裂,尽管过去二十多年来日本经济没有出现大幅度的增长,但是日本人的财富管理,怎么样投资实现资产的保值增值一直是过去二十多年来的面临的常态型挑战。随着美国经济发展的势头越来越猛,对东莞经济来说,不管国内的社会环境怎样,对东莞的影响不会太大,反而东莞的未来应该会越来越好。而对中国来说,911事件完全改变了中国的未来,特别是对于东莞这座外向型的城市而言,如果没有发生911事件,很多东莞的企业在2008年面临的挑战,可能早在2001年以后就没办法活下来了。而从2013年开始,最突出的是基础设施投资,尤其是两会以后,实际上基础设施投资的增长是过去两年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
2001年是非常特殊的一年,不仅仅是2001年中国加入WTO带来经济的新一轮增长,而且2001年发生了911事件。看待美国经济目前是不是很健康,未来一段时间发展势头如何,首先要看的群体不是企业,而是看家庭和个人的消费,如果他们的状况不好,美国政府官员不管怎么努力也改变不了局面。
而到了去年年中的时候,美国家庭财富超过了金融危机之前的数值上升到78万亿美元。中国经过改革开放三十多年的快速发展,很多家庭和个人都非常有钱,就像日本一样。
对于一个国家和地区而言,最好不要所有的人都工作,失业率为0是不太好的,因为新创业的公司需要人才,否则没有人来成为这些企业的员工,除非他们把工资调得非常高,但是这样会带来比较大的通货膨胀压力。那么,这是一个什么概念呢?相对于2014年全球经济增长3%的速度来说,未来全球经济发展日趋向好。
美国的《劳工法》非常著名,一般的雇主雇员不会签劳动合同,只要公司老板觉得公司没办法支付这么多人的工资时,并且有很多的闲置员工,公司老板第二天就可以把多余的员工解雇掉,企业运营基本上是没有太多法律方面的障碍。最近,希腊的故事在报纸头条出现比较多,总体而言,欧盟经济在两年多前已经见底了,尽管过去两年复苏的历程和未来复苏的历程不会很顺畅,但总的趋势是继续复苏。从中国经济本身良性发展的角度来讲,如果将今年的增长幅度调到6.5%更好,虽然可能性不大,与去年7.5%相比下调得太快,但我觉得是比较稳的,如果是调到7%,要实现这个目标还是有一定难度的。而到现在,这些空间基本上用完了。
如果没有土地财政的收入,很多地方的投资项目、基础设施项目等都可能不太容易找到资金的支持,这个驱动力实际上跟房地产连在一起,而当前房地产越来越艰难,地方政府卖地的空间越来越小,地方政府主导的经济增长方式很难持续,必须要转变,这也是国务院出台43号文的初衷。尽管有这些问题,但有一点我们都应该清楚,就是大家一看到哪个地方出现危机,也就意味着问题终于解决了一半。
进入 陈志武 的专栏 进入专题: 全球经济新常态 投资策略 。体制改革迫在眉睫 中国经济在过去的30多年时间里,特别是1998年以后,对进出口、房地产与地方政府土地财政的依赖性非常强。
原来每个月几百亿美元换成人民币,自然给中国经济注水了几百亿美元相等的人民币货币,而现在的趋势反过来以后,即使是人民币货币供应本身不会因为国内经济环境产生变化,但仅仅因为资金的外流增长,也会使得货币政策放松。总体而言,美国可能今年会加息,货币政策越来越紧缩,欧洲央行最近宣布也要推动量化宽松,而日本也已经在推动,中国降息、降准很快发生。